随着两会相关政策的不断公布,延迟退休,养老金发放成为了最近的热门话题。工作压力地不断提升,物价水平的接连上涨,也让养老金和退休的话题不仅仅只是长辈们关心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相关的政策。近期,在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压力,人社部副部长游钧指出,2017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12万亿元,可以支付17.3个月,确保发放是没有问题的。
据游钧介绍,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基金收支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基金收入增速在放缓,但是基金的增量并不减。2016年五项保险基金的收入是5.36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7500多亿元;2017年社保基金的收入达到6.6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1.28万亿元。二是基金的支出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但是增幅在放缓。就企业养老保险来说,2017年的支出是2.86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10.4%,但是比2016年的增幅下降1.4个百分点。三是基金积累在持续增加。五项保险2015年的总收入累计结余5.9万亿元,2016年达到6.6万亿元,2017年达到7.6万亿元。
既然养老金年年有结余,而且“余钱”高达4万多亿元。为啥社会上还会屡屡传出养老金“收不抵支、缺口很大”?实际上,分歧出在“细账”上。有观点认为,虽然去年养老保险总收入不低,但如果剔除其中的财政补贴部分,单依靠保险费纯收入还是“收不抵支”。再有,收入的增速整体还是小于支出的增速的,这么下去“余钱”会越来越少,终有一天养老金会出现缺口。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和财政安排的部分资金构成的。这三部分收入加起来,肯定是“收大于支”。现阶段,人们不必过度担心资金问题。
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如何确保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游钧强调,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开展基金的投资运营,使基金保值增值,并且启动了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做强做大全国社保战略储备资金,各级财政也加大了对社会保险的投入。未来将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16年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的5.72%,比上一年增加了1.38个百分点。游钧表示,社会保障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改革完善制度体系为着力点,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去年底覆盖超过9亿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调”,1亿多退休人员受益。基本医疗保险目前覆盖了13亿多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大病保险覆盖了全部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范围也明显扩大。基本保险+大病保险的政策报销水平已经超过80%。
游钧表示,我们通过谈判将一批临床价值高但价格昂贵的重大疾病用药也纳入到医保的支付范围,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程如期建立并平稳运行,解决了群众跑腿垫资的就医痛点。应该说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推进,对于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增进人民的福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友情链接 Cooperative Partner
Copyright©2015-2023 北京易社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33796号-1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西区17号楼15层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110112716050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京)14024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6331 客户咨询电话:010-586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