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保药店有望大幅扩容 医保报销不在无处可去

社保        2017-02-06
据北京市医管局最新公布的消息,去年在北京到大医院单纯开药患者的比例仍然高达35%左右,导致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大医院“挂号难”问题。而日前,北京商报记者...

据北京市医管局最新公布的消息,去年在北京到大医院单纯开药患者的比例仍然高达35%左右,导致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大医院“挂号难”问题。而日前,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知情人士处获悉,以往北京一直控制较为严格的医保定点药店数量,今年可能进行大规模扩容,从目前的全市仅100家左右,直接增加到1000-2000家。业内表示,此项扩容如果实现,不仅将为医保药店实时刷卡结算实现铺垫,还将更充分地释放零售药店在分摊与医院重叠的常用药发放职能。

功能重叠医保药店“有名无实”

在调查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不少北京中老年居民都有定期去大医院开药的习惯,一方面他们自己或家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另一方面,为了“不浪费”医保报销的费用,他们也愿意多“囤”一些常用药在家里有备无患。

除了市医管局公布的去年北京大医院单纯开药患者占比高达1/3之外,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梅群也表示,目前在北京,公众患慢性病、常见病取药的主要途径仍为大型医疗机构,致使医疗机构除了提供针对治疗服务外,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常用药品调配和发放的职能,零售药店与医疗机构间在诊疗服务与用药服务上功能重叠,甚至有连锁零售药店负责人坦言,目前北京的医保药店有相当比例是“名不副实”的,不论是销售还是进货过程中,这类药品所占比例都十分有限,药店在医保领域发挥的作用并不充分。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公司董事长柯云峰就表示,对药店来讲,能不能进入医保定点药店,是营业额能否上去的关键。“相比之下,在北京,因为报销手续繁杂、整体布点过少等原因,确实存在医保定点药店医保药品被‘冷落’的情况。”有业内专家表示。

“现阶段,北京医保定点药店与非定点药店的区别在于,定点药店可以开具医保报销发票,具体流程为,病人在医院看病后,药品需要外购的,凭借医院出具的加盖外购专用章的处方到医保定点药店买药,再凭药店开具的医保报销专用发票报销。这一过程着实繁琐,占医保药品消费较大比例的、有定期取药需求的患者大多上了年纪,他们更倾向去医院开药就无可厚非了。”仁和药房网品牌经理韩猛表示。

名额控制过紧功能受限

实际上,在本市大医院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进一步放开医保定点药店总量控制已如箭在弦。药去哪商务经理杨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北京有数千家零售药店,其中具有医保定点资格的仅100家左右。

“目前,北京确实存在医保定点药店数量控制过紧的情况。”首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系教授、北京市医改专家小编表示。还有业内专家向记者透露,其他对医保定点药店申请较为宽松的城市,曾出现过监督不完善导致药店或消费者过量购药甚至骗保的情况,而这些潜在的隐患也容易引发监管部门担忧,令医保定点药店制度“松绑”步伐迈得格外谨慎。

这背后一定程度上是源于目前北京的医保报销管理方式相对粗放。他进一步分析称,如果北京允许更多的零售药店具备定点医保资格,那就将面临医疗机构职能的转移,但目前相关部门对于医院医保资金的使用主要采取运营总额预付的形式,每年包干整体费用给各医院,超出部分不报销,结余归医院,但如果取药功能更多地由医保定点药店承担,相关管理单位就很难全面对医保定点单位进行定额管理。

进一步放开医保定点药店数量限制,也将推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加速升级。“目前,北京许多社区卫生站不具备保存更多药品的条件,在北京市医改放开社区卫生开药目录后,许多患者依然在社区无法取到相应的药物。如果定点药店数量能大量扩容,就能尽快实现真正的医药分开,医生更专注于负责诊疗、检查和提供处方,药品的购买和报销环节更多地交给药店。这将有利于促进以药补医的旧格局变革,为实质性的医药分开奠定基础。”小编也表示,医药分开全面实现后,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药店专业人才不足、药品质量需要加强监管等问题,而这也是改革过程中需要补足短板的必然工作。

Copyright©2015-2023 北京易社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33796号-1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西区17号楼15层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110112716050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京)14024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6331     客户咨询电话:010-586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