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省份发布工资指导线 最低工资标准基准线为7%】11月8日,青海省发布了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下称“工资指导线”),明确企业工资增长的基准线为7%,上线(预警线)为13%,下线为3%。
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8日,已有海南、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天津、河北、四川、云南、陕西、江西、新疆、上海、贵州、广西、青海、福建、甘肃、宁夏等19个省(区、市)公布了今年的工资指导线。与去年相比,多个省份的指导线数值都有所下降。
对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整体经济是下行走势,工资的增长也要跟经济增速相适应。今年很多地方工资指导线安排的增幅下降,跟各省份的经济增速放缓有关。但是,工资指导线下降,并不意味着工资进入负增长,只是工资涨幅较以往有所减少。
7省份上、中、下三条线全部下调
按照惯例,各省份会在每年的上半年发布当地的工资指导线。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7月之前,仅有天津、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等5省份发布了2016年工资指导线。从8月至今,海南、河北、四川等其他14个省份陆续发布。但是,截至记者发稿,依然有一些省份未发布今年的工资指导线。
在已经发布的19个省份中,多地的工资指导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海南、甘肃、河北、四川、山东、青海、陕西等7省份的上线、基准线、下线均有所下降。例如:甘肃的基准线从2015年的11%降为8%,上线从16%降为14%,下线由5%降为4%;河北的基准线从2015年的11%降为8%,上线从18%降为13%,下线由4%降为3%。
在基准线方面,跟2015年相比,已经发布的这19个省份基准线无一例外均有所下调,其中,海南下调0.9%,幅度最小;天津下调1%;北京下调1.5%;内蒙古下调1.6%;上海、山东、云南、贵州、广西、青海、福建等7省份下调2%;山西、四川、河北、甘肃、陕西等5省份下调3%;江西、新疆下调4%;宁夏下调5%,幅度最大。
在上线方面,除了江西和宁夏“不设上线”以外,剩下的17个省份均呈下降态势,其中,贵州省下调0.2%,幅度最小;海南、北京和内蒙古下调1%;天津、上海、甘肃三地下调2%;福建、青海下调3%;四川、云南、陕西、广西下调4%;新疆下调4.5%;山东、河北下调5%;山西下调7%,幅度最大。
在下线方面,大部分省份均进行了下调,仅贵州和北京进行了上调。贵州由2.7%上调为4%,上涨幅度最大,达1.3%;北京则由3.5%上调为4%,上调了0.5%。除此之外,内蒙古、天津、云南、新疆、上海、广西、福建、山西等8省份与去年持平;山东、河北、四川、青海、甘肃等5省份下调1%;陕西、江西两省降幅最大,下调了2%。
东北三省均未发布,黑龙江已多年未发布
近年来,东北经济不景气,唱衰的论调不断,也因此,东北三省发布的任何数据都备受关注。截至记者发稿,东北三省尚未发布2016年工资指导线。
之所以没有发布工资指导线,在苏海南看来,跟东北三省经济的不景气有关,“东三省中的重化工业和国企比较密集,面临的冲击比较大。经济正在重振的过程中,工资暂缓增长也在情理之中。”
辽宁和吉林两省在去年都发布了工资指导线。辽宁是在去年9月发布的,规定工资增长的基准线为8%,上线为12%,下线为3%。
“今年辽宁省不发布工资指导线,也是可以理解的。”苏海南告诉记者,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今年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是全国唯一经济负增长的省份。刚刚公布的前三季度GDP数据,辽宁省的GDP为-2.2%,再次全国垫底。“经济不景气,工资能发出来就不错了,从宏观看暂不具备给职工再涨工资的条件。”
再看吉林。去年10月,吉林省发布了2015年工资指导线,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上线为13%,基准线为8%,下线为3%。
单纯从吉林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分析,是具备发布工资指导线基础的。吉林省10月29日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地区生产总值(GDP)9298.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6.9%,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4年一季度以来,吉林省GDP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已连续多年未发布工资指导线。近几年,仅省会城市哈尔滨等城市进行了发布。
纵观黑龙江近几年的GDP数据,并不乐观。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黑龙江GDP增速为8%,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三位;2014年黑龙江GDP增速为5.6%,比辽宁5.8%、吉林6.5%都低,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位;2015年黑龙江GDP增速为5.7%,在全国排名有所提高,排在倒数第十一位;2016年GDP增速有所提高,刚刚发布的前三季度GDP数据显示,黑龙江达到了6%,但是在全国的排名依然很低,排在倒数第三位。
应该说,黑龙江GDP“成绩单”跟老工业基地不无关系。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偏重工业,能源工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近60%,仅一个大庆油田就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
“像黑龙江省,现在一些能源企业因故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当然难以再安排企业员工涨工资的事情。”
海南拔得头筹,贵州表现抢眼
与东北三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南省和贵州省。
在基准线方面,海南省的基准线最高,为10.4%;贵州省紧随其后,基准线为10%;其他省份的基准线均低于10%。
海南之所以表现亮眼,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海南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渊10月21日对外公开表示,2016年前三季度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2880.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3.9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35.81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561.12亿元,增长9.7%。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告诉记者,当前,在海南省经济步入增速换挡、经济转型的新常态带动下,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平稳,服务业发展尤其快。“虽然海南前三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2.3和0.7个百分点,但是还敢于比较大幅度地引导企业给员工涨工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注重民生的体现。”
相比排名第一的海南,排名第二的贵州,表现一点也不逊色。虽然贵州基准线比海南低了0.4个百分点,但是15%的上线比海南(11.3%)多了3.7%;此外,贵州的下线也比海南高0.5%。
贵州出色的表现并非没有缘由: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贵州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据贵州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该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3.5%,增速比工业整体增速快将近30个百分点。
贵州以前在全国的经济排名很靠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现在能够发展起来,靠的是什么?袁钢明一语道破:“跟产业的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同时也跟国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有关。当贵州获得了各方面发展的机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阻挡,老百姓的工资自然会水涨船高。”
19省份发布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基准线为7%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进而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的制度。
在我国,失业人员在满足: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三个条件后,方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待遇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按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即: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即:支付给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的补助。
(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供养其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4)为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开展职业培训、介绍的机构或接受职业培训、介绍的本人给予补偿,帮助其再就业。
友情链接 Cooperative Partner
Copyright©2015-2023 北京易社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33796号-1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西区17号楼15层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110112716050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京)14024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6331 客户咨询电话:010-586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