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社保改革养老保险新政,这两大缴费基数决定退休待遇!

        2020-04-20

社保缴纳上尤其是在养老保险缴纳上,很多职工认为现在多缴让自己的到手工资变少了,所以认为还是少缴纳好些,只要可以保障退休后的养老生活就行。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单位为员工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当然企业单位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是职工对养老保险的这种看法同样是错误的!我们需要详细地去了解一下养老保险,看一下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是不是缴得越少越划算呢?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多缴多得”的原则,简单说就是你缴得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一、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最高为300%、最低为60%,那么指数在0.6-3之间)。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其中,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约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一年12月)。


二、影响因素

从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领取养老金多少的因素有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缴费金额越多、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按照最低缴费基数和按照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这两种情况对比计算一下,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金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随着缴纳的时间越长,缴费的累计金额越多,那么这个差距也会越大,由此可以看出来,按照最低档缴费显然是不划算的!养老保险本质上还是一种保障,是对我们晚年生活的一种保障,如果目前职工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实现,那么少缴或者不缴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经济状况还可以,建议能多缴还是多缴,这样退休生活会更好一些。


三、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该如何计算?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社保缴费基数≤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如果实际工资在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和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之间的,按照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

小编提醒朋友们以后得注意了,对于一些企业单位按照最低缴费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的,作为员工要予以反击,因为这样正危害你的权益。社保的缴纳单位缴纳占大头,一旦缴费基数出现降低,也意味着单位为你缴纳的那一大部分金额也会减少,那么到时候你享受的养老待遇和医疗待遇都会减少。

Copyright©2015-2023 北京易社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33796号-1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西区17号楼15层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110112716050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京)14024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6331     客户咨询电话:010-58697071